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,夜先锋av资源网站,一个人免费观看www,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,一个人免费观看的www视频

每日經濟新聞
基金

每經網首頁 > 基金 > 正文

第三方基金銷售沒“油水”業(yè)內人士稱政策需“扶一把”

2011-06-26 07:10:30

每經記者  魏玉卿

    本周二(6月21日)晚間,證監(jiān)會正式公布了修訂后的  《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辦法》),同時將于今年10月1日起實施。

    《辦法》為基金第三方獨立銷售鳴響了“發(fā)令槍”,在規(guī)模連續(xù)三年下滑的公募基金行業(yè),基金銷售能否就此突破?營銷上是否找到了救世主?

基金銷售陷入困境

    基金銷售正陷入一場難以自拔的困境。

    股市自4月19日以來最高跌了近400點、銀行理財產品強勢分流,基金客戶、投資者期望值下降——這就是《辦法》發(fā)布對應當前的基金市場環(huán)境。

    延長募集期的新基金在增加,包括中銀基金、農銀匯理等銀行系基金也在內?!睹咳战洕侣劇酚浾弑局茉诒本┠炽y行網點看到,由于無人問基,該網點干脆撤掉了基金宣傳折頁單。

    “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準入,在市場服務機構增加后,對基金行業(yè)發(fā)展有促進作用?!弊C監(jiān)會某相關人士向  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說道。

獨立銷售贏利模式不明朗

    早在2004年,業(yè)內專家提出基金需要多元化銷售,談到了借鑒海外模式來拓寬營銷渠道。

    7年的時間過去了,目前在國內基金銷售渠道分布中,銀行渠道占比仍超過了60%,而在海外成熟市場,第三方銷售是基金的第一大銷售渠道。在美國,第三方銷售的比重占到70%,英國則在55%以上。

    從天相的盈利模式就可看出,國內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贏利模式還尚不明朗。拿到銷售牌照不等于就能立馬獲得效益,在未來至少三年內還只能是賠本賺吆喝。

    某基金公司市場總監(jiān)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:“基金公司的直銷可以用來參考,直銷做的好的基金公司市場占有率(占當期所有基金規(guī)模銷售)也僅有5%,差的1%都到不了?!?/p>

    “雖然基金公司的重點是放在代銷業(yè)務上,但就目前這種環(huán)境,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如果沒有客戶源,就意味著前期大投入的產出的都是小回報,沒有三、五年難走出個樣來?!鄙鲜鍪袌隹偙O(jiān)最后表示。

業(yè)內人士:需管理層扶持

    Wind統(tǒng)計顯示,2010年年底,公募基金行業(yè)規(guī)模為2.42萬億份,2009年規(guī)模為2.45萬億份,2008年為2.57萬億份,在基金數量逐年遞增的前提下,整體規(guī)模卻是連續(xù)三年縮水。

    這樣的現狀,讓市場對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更加企盼,它的出現不僅擴大了基金銷售渠道,同時它也作為連接基金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服務型機構,是整個基金產業(yè)鏈上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
    然而,真正想要推動三方基金銷售,除了面臨上述這些困難外,是否也需要管理層的扶持?

    一業(yè)內資深人士向  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這樣表示:“一個設想要變成一件事總是難辦,培育新的東西更難辦,‘油水’不大的事情,似乎都難以展開。等到有‘油水’的時候就有人來搶了?,F在三方基金銷售亦是如此,行業(yè)現在還沒什么‘油水’。不過沒人搶的時候,唯一的優(yōu)勢就是可以先占‘坑’?!?/p>

    “想當年證券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,基本上都是銀行閑雜人員才會去證券公司。如今十多二十年過去后,證券公司現在卻‘肥’了,成了‘香餑餑’。這不僅僅是證券這個行業(yè)的現象,很多行業(yè)都有這個現象,還比如電信行業(yè)?!?/p>

    “我想借此說明的是,一個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除了客觀條件外,還需要管理層的扶持,舉一個例子,證券行業(yè)的賣方市場為什么會發(fā)展起來,券商研究所的日子為什么會好過,這和管理層的扶持是分不開的?!?/p>

    “比如管理層規(guī)定,基金公司必須用外部的研究報告,否則,基金公司誰會去用賣方的研究報告?賣方的研究報告都有價值嗎?都管用嗎?但這是管理層的規(guī)定。管理層還規(guī)定了交易傭金必須萬分之八,否則,如果基金公司和券商談判到萬分之一,那券商肯定就沒有錢賺了。這等于是一手培育了一個賣方市場?!?/p>

    “三方基金銷售雖是個新鮮事物,但在整個產業(yè)鏈上,它是必不可少的一環(huán)?,F在管理層也正在逐步培育,培育一個行業(yè)總是需要政策上要給予扶持,讓它慢慢成長起來?!鄙鲜鲑Y深人士最后說道。

記者調查

好買基金:“投入五千萬  三年不盈利”

    好買基金從2007年成立以來,就奔著三方基金銷售這一目標而去。

    自證監(jiān)會正式公布了修訂后的《辦法》后,雖離通往基金銷售這條道越來越近,但這路上并不平坦。

    好買基金總經理楊文斌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:“三年內不指望盈利,投入至少在5千萬。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難與銀行相抗衡,希望5年以后,整個第三方銷售機構能占到10%~20%的市場份額?!?/p>

    相關統(tǒng)計顯示,一家基金銷售機構須達到30億元~50億元的銷售規(guī)模,才有可能達到盈虧平衡點。這也意味著,在創(chuàng)業(yè)的前幾年仍需要不小的投入。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如果沒有一個贏利的商業(yè)模式作為支撐,先進入者很有可能從“先驅”變“先烈”。

天相投顧:7年后仍在起步階段

    按照天相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義相給出的年譜,天相2002年提出基金銷售申請,2004年獲得代銷資格,2006年獲得結算資格,2010年開始新結算系統(tǒng)設計。

    “如果基金銷售機構沒有獨立的結算系統(tǒng),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基金銷售。天相7年的基金銷售,并沒有比正準備踏入這個行業(yè)的公司先行多少,仍處在‘起步’階段。”一業(yè)內人士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。

    據悉,目前天相投顧每年的基金銷售額在幾百萬至幾千萬元,但基金銷售收入只有幾十萬元,每年支出就達1000多萬元,包括幾十個人的分析、研究團隊,以及軟硬件等。

    一般而言,基金賣方的研究服務費、銷售費用等,基金公司主要是通過交易分倉傭金來支付。對于賣方而言,這筆交易也是相當劃算的。

    毫無疑問,天相的盈利也只能是依附于券商這種傳統(tǒng)的經紀業(yè)務模式,在券商租“交易席位”,依靠基金公司的交易分倉獲取利潤。否則,僅靠營銷費早已無法生存。
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
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:021-60900099轉688
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
每經訂報電話

北京:010-58528501        上海:021-61283003        深圳:0755-83520159        成都:028-86516389        028-86740011        無錫:15152247316        廣州:020-89660257
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

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

0

0